发表时间:2025-04-01
近日,笔者走进郧阳区大柳乡金叶希望小学,这里正在创新开展“云端寄哀思・文明润童心”主题教育活动,他们将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倡导有机融合,为山里娃们烹制了一道兼具乡土气息与时代内涵的精神大餐。
溯源清明文脉 赓续精神血脉。在主题班会课上,老师们化身时光讲述者,通过播放精心剪辑的视频,为学生们生动展示清明节的起源与发展。从介子推与寒食节的动人传说,到兼具自然节气与人文风情的清明习俗,学生们仿若穿越时空,置身其中。讲解结束后,学生分组讨论,分享各自了解的清明节习俗及背后的故事。在老师们的引导下,学生们深刻领悟到“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”的文化内涵,对生命的敬畏与对先人的追思,在他们心中悄然扎根。
指尖寄哀思 安全驻童心。在美术课堂,学生们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学生们用彩纸折叠成一朵朵素雅的菊花,承载着学生们对先烈的深切缅怀之情,每一片花瓣都凝聚着对先辈们的追思。为增强仪式感,学生们将菊花整齐摆放,集体默哀一分钟,向先烈鞠躬致敬,用这无声的行动,表达对先烈的崇高敬意,传承先辈的爱国精神与时代担当。同时,老师借助森林防火相关案例,为学生们讲述清明祭祀上坟烧纸钱、放鞭炮引发的火灾,引导学生认识到清明防火的重要性,并鼓励学生向家人宣传文明祭祀理念,用敬献鲜花、网络祭扫等方式缅怀先人。
云端祭英烈 红色润童心。郧阳区大柳乡地处偏远山区,学校创新开展“云端寄哀思”活动。学生们登录“中华英烈网”,在网上向英烈鞠躬致敬、敬献鲜花、签名寄语等,表达对英烈的追思和缅怀之情,让思念在云端传递。五年级学生张梦煜在留言中写道:“看到先烈们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斗争,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。”
童声传文明 青山映初心。针对当地仍存在的焚烧纸钱、燃放鞭炮等祭扫陋习,学校发起“小手拉大手・文明过清明”倡议活动。让学生将文明祭祀的理念传递给爸爸妈妈,倡导用种植纪念树、书写追思卡等绿色环保的方式寄托哀思。三年级学生李禹凭和爸爸约定:“今年清明我们不烧纸,给爷爷种棵桂花树。”五年级学生自发行动,在家长带领下利用周末时间在进山路口提醒祭扫群众文明祭祀,同时也为他们讲起了森林火灾危害的小故事以及森林防火知识。
大柳乡金叶希望小学的这一系列活动,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致敬,更是一场触及心灵的生命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。在这个特殊的时节,学生们沉浸在文化的熏陶中,学会铭记历史、珍惜当下,汲取奋勇前行的力量。(杨婧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