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站内搜索:
 > 文明村镇 > 

郧阳区城关镇开展“垃圾分类新时尚 文明实践树新风”垃圾分类宣讲活动

发表时间:2025-04-30   

  近日,郧阳区城关镇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以“垃圾分类新时尚,文明实践树新风”为主题的环保行动宣传宣讲活动,将垃圾分类知识送进千家万户,让环保理念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。

  银龄课堂传新知,分类知识入人心。在城关镇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活动室内,一场场专为老年村民打造的垃圾分类知识宣讲正在进行。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着“四分法”原则:蓝色可回收物桶接纳废纸塑料,绿色易腐垃圾桶收集厨余果皮,红色有害垃圾桶收纳废旧电池,灰色其他垃圾桶容纳尘土烟蒂。特别设计的互动问答环节,让老人们通过抢答巩固知识,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。


  实践指导零距离,分类投放见真章。理论课堂之外,村口的垃圾分类回收亭也成为生动的实践课堂。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手持分类指南,在四色垃圾桶前为村民提供“一对一”指导。“这个过期药品要放进红色有害垃圾桶”“矿泉水瓶记得压扁投入蓝色可回收桶……”在志愿者耐心示范下,村民们逐渐掌握了“一挤二看三投放”的分类技巧。回收亭旁的宣传栏上,图文并茂的分类指南与处理流程图解,为村民提供了24小时“无声导师”服务。

  长效机制促养成,绿色生活成风尚。据了解,城关镇各村通过“每周一课”的常态化宣讲、“红马甲”每日值守的督导机制,以及“分类达人”评比等激励措施,逐步构建起“知行合一”的分类体系。村民王大娘展示着手机里拍摄的分类口诀表笑言:“现在全家都跟着我学分类,小孙子都能准确区分垃圾类型了!”

  垃圾分类虽是“小事”,却连着民生,关乎生态。城关镇各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支点,撬动起全民参与的环保大格局。通过“银龄课堂”补短板、“实践指导”强技能、“长效机制”固成效的三维推进模式,不仅让垃圾分类从“新时尚”转变为“新日常”,更为乡村振兴绘就了生态文明的鲜亮底色。

  (刘辉灵)